概述
2020/1/1...大约 1 分钟
行为型模式概述

行为型模式,主要是用来解决对象之间如何协作、职责如何划分、行为如何解耦的问题。
如果我们把一个系统比作一个团队,那么每个类或对象就像是团队里的不同成员。每个成员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还要跟其他成员配合得当,才能把整个项目顺利完成。行为型模式就是在告诉我们,这种协作关系应该怎么设计,才能既高效又灵活。
在程序开发中,光有数据结构和功能模块还不够,还需要设计对象之间怎么交流、怎么协作、职责如何划分。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好,系统会变得非常混乱,修改一个功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。
而通过行为型模式,我们可以把对象之间的职责划分清楚,通信路径明确,既能降低耦合,又方便后期扩展和维护。
我们按照实用性从高到低的顺序,可以有下面这些行为型设计模式:
- 策略模式
- 观察者模式
- 模板方法模式
- 责任链模式
- 状态模式
- 命令模式
- 中介者模式
- 迭代器模式
- 备忘录模式
- 访问者模式
- 解释器模式